•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中心动态
  • CENTER DYNAMIC

    中心动态

    第十一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发盛典 暨2021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
      发表时间:2022-07-20  阅读次数:574

    2022年7月16-18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发盛典暨2021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各个分论坛在苏州如期举行。该奖项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代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荣誉象征。奖励在智能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不断推进中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创新与发展。

    其中“智能交通与图像视觉专题论坛”由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小鸿教授作为论坛主席,西南交通大学刘志刚教授(我校讲座教授)作为论坛主持人,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俊起教授和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孙友刚副教授作为论坛执行主席。该论坛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及维护技术、高速铁路钢轨等基础设置智能监测与信息管理、船舶主机气缸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优化、新型轮轨交通设备、中国高铁智能制造技术、多模态视觉数据融合以及模式智能识别技术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和交流,涉及高铁、磁浮、汽车、海运等多个交通领域。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校、研究院所、大型国企等的多名专家参与了本次交流和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张希教授结合新能源电池产业痛点问题与技术现状,考虑了具有安全边界的电池热失控量化预测方法,提出了“虚拟电池”的概念。并且结合与上汽集团合作进行的产业化应用说明了相关理论成果的价值及实现形式。

     

    北京交通大学肖宏教授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钢轨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深入介绍,结合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实现了钢轨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相关设计,分析了钢轨全寿命周期维修更换指标以及钢轨全寿命周期的维修更换评价方法,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可视化系统。

    上海海事大学张桂臣教授从船舶节能减排导致的问题以及船舶低速主机气缸润滑面临的难题入手,实现了计算机视觉深入学习技术在船舶行业中的应用,建立了图像集库及背景数据库进行深度学习,解决需重复微调、逐步摸索气缸最佳润滑实践上的难题。

    中国铁道科学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张文轩主任结合接触网、钢轨的相关检测工作针对数据分析过程及结果应用进行了深入介绍。从数据管理分析流程入手,分析了数据存储管理、检测数据清洗、故障诊断与状态评价以及维修决策一步步层层递进,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轨道精调、接触网维修指导的相关应用。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谢文艺教授级高工分析了中国高铁智能建造技术及运用前景,对比了欧盟Shift2Rail、德国铁路4.0、瑞士SmartRail 4.0等国外战略规划以及我国现阶段的高铁智能化发展,提出结合BIM技术、智能精密测控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方法提升高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水平与智能建造运营水平和效率。

     

    此外,由于疫情原因未能抵达现场的西南交通大学马卫华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殷绪成教授、清华大学高跃副教授以在线联系的方式交流了关于新型磁驱动超轻轴重轮轨交通系统、开放环境下的模式识别技术以及多模态视觉数据融合与语义计算等相关研究。

    最后,由陈小鸿教授致结束词,表示各位老师在智能交通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紧密结合了工程实际,并向参与交流的各位老师颁发感谢状。整个论坛座无虚席,最后在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